男队6名正选队员为李小鹏、黄旭、杨威、邢傲伟、滕海滨、肖钦;3名替补队员为梁富亮、冯敬、陆斌。女队6名正选队员为张楠、范晔、李娅、程菲、王湉湉、林莉;3名替补队员为康欣、周卓茹、古筝。
男团第五。女团第七。雅典奥运会:2004年雅典奥运会是奥林匹克大家庭最大规模的一次团圆。在第28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上,202个国家和地区的10500名运动员,参加了28个大项301个小项的比赛。
年悉尼奥运会:刘璇(中国)-平衡木。2004年雅典奥运会:程菲、杨伊琳、邓琳琳、江钰源(中国)-女子团体。2008年北京奥运会:何可欣(中国)-高低杠。2012年伦敦奥运会:邓琳琳(中国)-平衡木。2016年里约热内卢奥运会:美国队-女子团体。
男队:陈一冰、邹凯、肖钦、黄旭、滕海滨、邓琳琳,原名邓琳凤,女,汉族,1992年4月生,安徽利辛人。中国女子体操队队员。邓琳琳腿部和手部力量非常好,在跳马项目中爆发力和速度占很大优势,多次在重大比赛中取得好成绩。2008年北京奥运会女子体操团体冠军。
跳水:高敏——2003年跳水世界杯女子三米板跳水金牌得主。1 跳水:伏明霞——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跳水女单金牌得主。1 体操:李小鹏——2008年北京奥运会体操男子团体金牌成员。1 体操:程菲——2004年雅典奥运会女子体操跳马金牌得主。
1、中国的蹦床相对欧美与日本等国家开展得较晚,蹦床运动于1997年才被“国家体育总局”列为正式竞赛项目,并于2002年成立了国家队。经过数年的发展,中国己于2005年的世界蹦床锦标赛中获得男女子网上团体冠军。现时中国著名的蹦床运动员有黄珊汕(女)、穆勇峰等,他们在国际比赛中均屡获佳绩。
2、年,蹦床由美国人乔治·尼桑引入美国,并从蹦床的娱乐价值和体育特点出发,对蹦床进行了研究和改进,使其更安全和易于弹跳。乔治·尼桑随后成立了自己的蹦床公司,批量生产了改制后的蹦床。这种新型蹦床出现后,首先被美国空军用来作为军事训练的器材,后来很快又被空间科研机构用来训练飞行员和宇航员。
3、蹦床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叶北美的科曼契印第安人,而在中国,杂技演员使用类似的蹦床已经有至少200年的历史。现代弹性蹦床的创始人是法国杂技演员特朗波兰(Du Trampolin),他使用麻绳编织成保护网,以增强“空中秋千飞人”的安全性,并通过网的弹性将演员抛向空中,完成各种动作。
4、蹦床的起源蹦床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叶北美的科曼契印第安人,而在中国马戏团的杂技演员使用类似的蹦床至少也有200年的历史。
云岗石窟第20窟是云岗最著名的露天大佛,据说以北魏开国皇帝道武帝的形象为原型雕刻而成。立像是三大佛,正中的释迦坐像,在云岗石窟中部西隅,编号第二十窟,造像露天,主像是释迦坐像,高17米,胸部以上石质坚硬,保存完好,两肩宽厚,面形丰圆,薄唇高鼻,神情肃穆。
云岗石窟最大的佛像是在第20窟。云冈石窟位于中国山西省大同市,是世界文化遗产,被誉为中国的雕刻艺术宝库。在众多石窟中,第20窟因其规模宏大、佛像雄伟而著称。这一窟内所雕刻的佛像,不仅是云冈石窟中最大的,而且在整个中国石窟艺术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
云冈石窟位于中国山西省大同市,是中国古代著名的佛教艺术宝库之一。云冈石窟现存最大的佛像位于第20窟,这尊大佛高达17米,气势磅礴,是云冈石窟的标志性作品之一。云冈石窟开凿于公元5世纪,历经多个朝代的不断扩建和修缮,形成了现在的规模。
云冈石窟16-20窟的造像分别为:16窟为释迦牟尼佛及其两大弟子,17窟为弥勒佛与菩萨,18窟为释迦牟尼佛与多宝佛,19窟为释迦牟尼佛与菩萨、罗汉,20窟为露天大佛。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是中国著名的古代佛教艺术宝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