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纳达尔的技术特点。纳达尔的特点在于转,纳达尔最高转速可达3540转,反手可以达到4300转,球在落地后前冲,使球的角度比以往的时候拉得更开,在草地上往往会削弱球的旋转。但是纳达尔不同,他在击球不管是正手还是反手,他的手腕抖动频率非常快,他击球和球拍触球的位置和费德勒是完全不一样。
2、Federer:费天王以技术全面著称,其各项技术较为全面,有着较好的底线功底和网前技术,其单反控制范围很大,切削的落点旋转变化多,但实际上其单反存在不稳定的问题(加斯奎特的单反就要好很多),其发球较为强势,在关键时候能顶住压力,拿下关键分。
3、费德勒,瑞士网球运动员,被尊称为“瑞士国王”。他的技术特点在于出色的正手击球,这一技术是他的标志性杀招。费德勒的正手不仅角度变化丰富,而且精准度高,能够轻松得分。他的反手虽然不是最强项,但也不乏战术价值,经常通过切削球结合正手进攻来实施战术。
4、Djokovic:德约的技术特别在于其底线的杀伤力非常强大,正手和反手(双手)都是以强力性底线打法为主,发球由于背弓较前两位更好,所以更具有爆发力,落点的控制很不错。
Djokovic:德约的技术特别在于其底线的杀伤力非常强大,正手和反手(双手)都是以强力性底线打法为主,发球由于背弓较前两位更好,所以更具有爆发力,落点的控制很不错。
费德勒的比赛风格优雅流畅,技术运用炉火纯青,几乎没有短板。纳达尔则以红土场上的超强统治力著称,被誉为红土之王。他的正手击球以强力上旋为主,挥拍充分发力,击出的球带有强烈的上旋和前冲,弹跳高度超出一般击球,使对手难以应对。
纳达尔的左手执拍和特异的上旋球打法是他的标志性特点。他的正手上旋球具有极强的控制力和稳定性,能够在相持中逐渐建立优势并最终制胜。此外,纳达尔的奔跑能力和预判也是非常出色的,这使得他在比赛中总能够比对手多打一拍,从而占据主动。
纳达尔,左撇子,大力上旋球,无视一切防守,正好克制费德勒的正手位,加上变态的跑动,真心牛逼,发球偶尔玩阴的,尤其是对上费德勒的时候。德约科维奇,技术全面,体能这两年变态,意志力提高了不止一个档次,他称霸网坛现在依赖的是那天下无双的接发球技术。啥角度都不是问题,相持对攻也比较好。
此外,费德勒的网前技术也非常精湛,这得益于他柔和的手腕力量、轻盈的步伐以及出色的判断力和感知力。在比赛中,他总能通过精准的网前截击和灵活的战术布置占据优势。拉斐尔纳达尔,西班牙红土之王,以其坚韧不拔的斗志和超强的体能著称。纳达尔的左手持拍和强烈的上旋球风格为他赢得了无数荣誉。
费德勒的握拍方式属于东方式偏半西方式。【分解动作赏析】从膝关节弯曲程度来看,费德勒准备处理一个低球。费德勒虽然反应很快,但看上去,对手的这次回球,还是令他陷入了被动。对付低球,费德勒先调整好了握拍(握拍稍有些不同于传统东方式反手握法)。接着注意观察球拍现在的位置。
右手持拍,单手反拍。罗杰·费德勒,瑞士男子职业网球运动员(1998年转为职业),特点是右手持拍,单手反拍。以全面稳定的技术、华丽积极的球风、绅士优雅的形象而著称。众多评论家、现役与退役的选手认为费德勒为史上最伟大球员之一。
费德勒握拍手有一部分露在拍柄的尾端,但大部分握在拍柄的后部,恰好和拍面连成一线。相比于半西方式握拍,他将自己的食指跟关节轻微地逆时针方向移动了约半个斜边。(为了做到这点,将拍柄后方对着自己,像右图中所示。
费德勒正手握拍其实介于半西方式正手握拍和东方式正手握拍,且在场上依情况而定,如当退于底线较远处与对手周旋相持会更偏向于使用半西方,而在场内展开进攻时选择东方式正手给对手以强烈打击。
1、费德勒通常将网球拍的线床拉至47至48磅,这一磅数对于他来说足够支撑他的比赛风格。他擅长利用对手的力量,自己的引拍动作较小,打球节奏快速。 纳达尔的拍线磅数几乎全年维持在55磅。他的打法既包括自己的力量,也依赖球的旋转带来的助力,这有助于他打出强烈的上旋球。
2、费德勒通常将网球拍的拉线磅数调整至47至48磅。他以其强大的拍子力量而闻名,这得益于他善于利用对手的力量,而且他的引拍动作较小,节奏快速。 纳达尔几乎全年都维持在55磅的拉线磅数。他的打法既包括自己的力量,也借助于球拍的力量以产生上旋。 罗迪克的网球拍拉线磅数接近70磅。
3、费德勒通常将网球拍的拉线磅数调整至47至48磅。他以其出色的借力技巧和快速的拍击节奏著称,而其拍子力量的发挥并不依赖于过大的引拍动作。 纳达尔的网球拍拉线磅数几乎全年保持在55磅。他的打法既包括自身发力,也借助球的旋转力,这要求他的拍子能够良好地支撑这种力量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