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0年澳网,费德勒以3-0战胜穆雷,赢得个人第16个大满贯冠军。1 2012年温网,费德勒以3-1战胜穆雷。1 2017年澳网,费德勒在一场五盘大战中以3-2战胜纳达尔。1 2017年温网,费德勒以3-0战胜西里奇。 2018年澳网,费德勒以3-2战胜西里奇,这是他职业生涯第20个大满贯冠军。
2、瑞士网球传奇人物费德勒,在其辉煌的职业生涯中,一共斩获了20个大满贯冠军。这些冠军分别来自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法国网球公开赛、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和美国网球公开赛。他在这四大满贯赛事中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彰显了他无与伦比的技艺和持久的竞技状态。
3、如果费德勒在今年获得了法网大满贯冠军,这将是他首次连续获得四大满贯赛冠军,从而达成全满贯的成就。全满贯是指在一年内获得澳网、法网、温网和美网四个大满贯赛事的冠军。因此,费德勒将创造历史,成为首位实现全满贯的球员之一。回顾费德勒的辉煌职业生涯,他在大满贯赛场上取得的成就令人瞩目。
4、年1月29日,费德勒在澳网男单决赛战胜纳达尔,收获第五个澳网冠军、第18个大满贯冠军。费德勒,瑞士男子职业网球运动员,以全面稳定的技术、华丽积极的球风、绅士优雅的形象而著称。众多评论家、现役与退役的选手认为费德勒为史上最伟大球员之一。
5、在其辉煌的职业生涯中,费德勒赢得了20个大满贯冠军,分别是澳网6冠、法网1冠、温网8冠、美网5冠,并11次屈居大满贯亚军。 费德勒曾310周占据男单世界排名第一的位置,保持着ATP史上第二长单打世界第一周数的纪录。 1999年,费德勒首次参加法网,开始了他的大满贯之旅。
1、三巨头分别指费德勒、纳达尔和德约科维奇。在费德勒的大满贯决赛中,他的胜率为65%。他共有31次打进决赛,其中20次夺冠,1次0-3输球,3-0德约1次,0-3纳达尔1次,2004年美网决赛送休伊特双蛋。面对非巨头球员只在09美网输球。纳达尔在28次大满贯决赛中,有72%的胜率。
2、德约科维奇在大满贯决赛中取得了20胜11负的记录,胜率为65%。他6次以3-0夺冠,4次以0-3输球,1次以3-0战胜了纳达尔,1次以0-3输给了费德勒,1次以0-3输给了纳达尔。在面对非巨头球员时,他输给了瓦林卡两次,以及输给了穆雷两次。
3、如果单纯从“三巨头”大满贯决赛的胜率和相互之间的战绩看,就可见一斑。一是大满贯决赛的胜率。纳达尔28次打进决赛,20次夺冠,胜率为74%;费德勒和德约都是31次打进决赛,分别20次夺冠,胜率是65%。二是大满贯决赛相互之间之间的战绩。
4、纳达尔在大满贯赛场曾经29次对阵费德勒和德约科维奇,在这29场比赛中,纳达尔赢下了19场,输掉了10场,胜率达到了69%。实际上,在早期纳达尔对阵其他两巨头的胜率更高,但最近几年改变打法之后的纳达尔,面对其他两人的胜率开始下滑。在过去6场对阵其他两巨头的比赛中,纳达尔只赢下了一场。
5、从胜率上来看,三人尽管胜负的场数不同,但是胜率都是相似的,三人胜率都保持在非常高的水准,都在82%左右,其中,纳达尔以884%的胜率略高于费德勒和德约科维奇。
6、综述:德约科维奇。德约科维奇的大满贯+大师赛+年终总决赛冠军的数量是“三巨头”中最多的,这也足以说明了德约科维奇的实力,毕竟这些赛事是所有顶尖选手都必须要参加的比赛,德约科维奇的冠军数量能够排在第一位,这说明了德约科维奇的“强强对话”胜率很高。
1、先看那一抹绿色,代表的是费德勒,他在温网冠军方面独占鳌头。罗杰的第一个大满贯在2003年的温网,当时他22岁(纳达尔在法网,德约在澳网,所以三人在最开始就默契地选好了颜色)。在2004年至2009年的六年时间里,费德勒赢得了24个大满贯中的14个。
2、两家市场最大的俱乐部控制了这个精英集团,而此前倡导G14的贝卢斯科尼却受到了冷落。权力的涨落在2004年再次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内外危机初显的佩雷斯辞去了G14主席的职务,尤文图斯“三巨头”之一的贝特加上位。在加利亚尼始终未能和佩雷斯达成一致的情况下,尤文图斯和皇马构成了G14的权力核心。
3、阿加西,曾经“桀骜不驯,放纵不羁,热爱自由”,当然是三巨头的前身。随着男子网球逐渐进入三巨头时代,澳网男单赛场的悬念真的少了很多。说到这里,我们可能不得不提到俄罗斯的“沙皇”和芬芬。在2004年澳网男单决赛输给费德勒后,“沙皇”在2005年卷土重来。
4、致敬三巨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携手共创网球最伟大的时代在“三巨头”出现之前,“史上最佳”的称号一直只属于一个人——皮特·桑普拉斯。2003年,当皮特·桑普拉斯获得14个大满贯奖杯时,他被认为是网球历史上最好的球员,尽管他在辉煌的职业生涯中从未染指法网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