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华社专访费德勒:连胜纳达尔,我是怎样做到的 时隔两年,费德勒重回上海滩;时隔十年,“费纳决”再现浦江畔。瑞士天王费德勒在赢得万众期待的第38次“费纳大战”的同时,二度在“第二故乡”上海捧起了上海大师赛的冠军奖杯。
2、红土场和草地、硬地的不同,旋转很厉害,而且降低了球速。其实费德勒的球旋转已经很好了。但是你看费德勒的发球每次时速都很快,而纳打尔的一发有时还没费的二发快。所以像费德勒这样球速很快擅长底线攻击型的选手在红土就很吃亏,而在草地(因为草地球速很快)就很有优势。
3、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展开男单决赛的较量,万众瞩目的费纳决打满五盘,最终瑞士球王费德勒在决胜盘先被破发1-3落后的情况下,以6-4/3-6/6-1/3-6/6-3战胜了老对手纳达尔,夺得大满贯第18冠,打破了长达4年半的大满贯冠军荒。
4、也是费德勒自2007年以来首度对战纳达尔连胜并终止大满贯对战六连败。 3月时双方在印第安维尔斯大师赛16强的第三次交手,最终费德勒以6-2,6-3直落二获胜,取得生涯首度对战三连胜。 4月时双方在迈阿密大师赛决赛再度碰头,最终费德勒以6-3,6-4直落二获胜,取得生涯首度对战四连胜。
5、网球运动员必须要掌握的一点就是滑步,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纳达尔可以将自己的击球范围提高到边线2米外,他靠的就是自己无与伦比的滑步技术,这种滑步技术其实是跟硬地上的侧滑技术是相互冲突的,很多球员在长时间不打红土后来到法网进行比赛,他们都会因为技术的冲突问题难免败给一些不知名的本土法网小将。
用费德勒自己的话来说,是纳达尔。虽然每次比赛看起来费德勒都信心满满,但是他心中始终觉得有些不痛快,这个让他不痛快的人就是纳达尔,因为纳达尔的实力也是非常的强劲,很有可能会终结费德勒温网夺冠。所以费德勒也把纳达尔视为非常强大的一个对手。两人的实力其实旗鼓相当,在赛场上就看经验和心态了。
德约科维奇的技术全面,攻防均衡,兼具纳达尔的移动和防守,以及费德勒的精准进攻。 纳达尔技术全面,但更偏向于防守,以上旋球为主,球速相对较慢。与德约的对决中,多拍情况下德约往往能更轻松得分,因此在攻防方面,纳达尔比德约消耗更多体力。
纳达尔,左撇子,大力上旋球,无视一切防守,正好克制费德勒的正手位,加上变态的跑动,真心牛逼,发球偶尔玩阴的,尤其是对上费德勒的时候。德约科维奇,技术全面,体能这两年变态,意志力提高了不止一个档次,他称霸网坛现在依赖的是那天下无双的接发球技术。啥角度都不是问题,相持对攻也比较好。
按历史成就来看,费德勒当然是毫无疑问的历史最佳,但在05~08年,纳达尔是费德勒的苦主,是少数的与费德勒的对战纪录占有上风的球员,而且纳达尔在红土上的实力是无法动摇的,法网七冠就可以证明他的红土实力。德约科维奇在11年实现了突破,连夺三大满贯,对纳达尔七连胜,同时也连续两年实现年终第一。
追平前辈巨星桑普拉斯在全英俱乐部7夺金杯的纪录,携个人第17座大满贯赛桂冠时隔2年多(自2010年6月7日)之后重返世界排名第一,迫使老对手德约科维奇与纳达尔分别退居三位。12017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男单决赛中,瑞士天王费德勒战胜纳达尔夺冠,获得个人第18个大满贯冠军。
”在过去的十年里,只有费德勒和纳达尔取代德约科维奇占据了世界第一的位置,除了穆雷,他被伤病摧毁,别无选择,只能退出巨人联盟。对于“三巨头”来说,即使用“不凡”这样的字眼来形容他们的成就,还是会嫌单薄。但是,与另外两个传奇相比,德约科维奇似乎是一个更加独特的存在。
1、Djokovic:德约的技术特别在于其底线的杀伤力非常强大,正手和反手(双手)都是以强力性底线打法为主,发球由于背弓较前两位更好,所以更具有爆发力,落点的控制很不错。
2、力量的集中释放是德尔波特罗正手技术的第三个亮点。在击球过程中,他不浪费任何力量,而是将其全部集中在向前的方向。这种技术与西班牙旋转系球员相比,展现了更加精准的向前集中释放能力。无论是开放式击球还是其他类型,德尔波特罗都能展现出力量集中向前的威力。
3、打法主要是上旋球和跑动 这对身体要求很高 他的上旋球威力很强 费德勒也有专门的教练帮助知道对付纳的上旋球. 跑动速度很快 而且在跑动过程中也可以随时做到急停击球 其他方面就没有太突出的了...德约科维奇被誉为球员中的球员,在年轻一代球员中,小德的技术相当全面。
1、首先,高引拍是德尔波特罗正手的显著特征。他将拍头举至头部大约一球拍的高度,这为拍头加速提供了更多的空间。虽然他握拍方式偏东方且准备动作早,但转体幅度较小。这种高引拍技术为他的正手击球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其次,击球点靠前是德尔波特罗正手的另一个关键要素。
2、Federer:费天王以技术全面著称,其各项技术较为全面,有着较好的底线功底和网前技术,其单反控制范围很大,切削的落点旋转变化多,但实际上其单反存在不稳定的问题(加斯奎特的单反就要好很多),其发球较为强势,在关键时候能顶住压力,拿下关键分。
3、纳达尔,左撇子,大力上旋球,无视一切防守,正好克制费德勒的正手位,加上变态的跑动,真心牛逼,发球偶尔玩阴的,尤其是对上费德勒的时候。德约科维奇,技术全面,体能这两年变态,意志力提高了不止一个档次,他称霸网坛现在依赖的是那天下无双的接发球技术。啥角度都不是问题,相持对攻也比较好。
4、费德勒和纳达尔的技术特点和风格截然不同。费德勒以全面的技术和出色的发球著称,他的反手和正手都有很高的技术水平。而纳达尔则以坚韧的毅力和出色的防守反击能力闻名,他在红土场地上的表现尤为出色。因此,在比较谁更厉害这个问题上,很难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因为两位球员都有各自的优势和特长。
5、才外,费德勒的网前技术也堪称一流,手感相当细腻。此外,费德勒本人对自己在场上的移动速度也非常的有自信。纳达尔:打法凶悍,以其覆盖全场的快速脚步移动和猛烈的底线上旋著称。纳豆正手击球时的提拉动作,挥拍过顶,使球带有强烈的上旋,让对手难以压制。
纳达尔以6-3/4-6/6-4/6-3击败费得勒,并最终夺冠; 2006年迪拜公开赛决赛,纳达尔以2-6/6-4/6-4逆转击败费得勒; 2006年蒙特卡洛大师赛决赛,纳达尔以6-2/6-7(2)/6-3/7-6(5)击败费得勒; 2006年罗马大师赛决赛,纳达尔以6-7(0)/7-6(5)/6-4/2-6/7-6(5)击败费得勒。
费德勒以五盘6-4, 3-6, 6-1, 3-6, 6-3的比分击败纳达尔,赢得职业生涯第18个大满贯冠军,成为史上在三项大满贯赛事中都至少获得五冠的球员。这场胜利也结束了费德勒自2007年以来的大满贯对战六连败,以及对纳达尔的连续输球。
费德勒对纳达尔的战绩为16胜24负。罗杰费德勒和拉斐尔纳达尔的对决,被誉为网球历史上最伟大的一对一竞争。他们之间的对战不仅考验了双方的技术和战术,更体现了两位运动员坚韧不拔的精神。从他们首次交锋开始,每一次的对决都充满了悬念和激情,吸引了全球无数网球爱好者的目光。
不过纳达尔已经在今年的汉堡大师赛上完成了复仇。今年的法网纳达尔又是横扫老费,获得了冠军!整体看来:纳达尔在两人的交锋记录中完全占优。不过刚刚结束的温网男单决赛中,纳达尔经过四小时四十一分钟的艰难决战击败费德勒,获得了他第一座温网桂冠,把和费德勒之间的交锋战绩改写成了12胜6负。
纳达尔与费德勒之间的历史战绩记录显示,尽管交战次数不多,但双方对决堪称经典。在这四次对决中,纳达尔以3胜1负的成绩略占上风。他们的首场较量发生在2006年的迪拜冠军赛上,纳达尔在硬地比赛中以2-6-6-4的比分获胜。
1、纳达尔的技术特点。纳达尔的特点在于转,纳达尔最高转速可达3540转,反手可以达到4300转,球在落地后前冲,使球的角度比以往的时候拉得更开,在草地上往往会削弱球的旋转。但是纳达尔不同,他在击球不管是正手还是反手,他的手腕抖动频率非常快,他击球和球拍触球的位置和费德勒是完全不一样。
2、费德勒的技术特点全面且细腻,堪称网球场上的六边形战士。他的发球威力巨大,变化多端,能够直接得分或创造进攻机会。正手击球速度快、角度刁钻,被誉为上帝之手,具有一击致命的威力。此外,费德勒的反手技术同样出色,无论是切削防御还是进攻都能应对自如。
3、反手底线:费85:95纳,费德勒的反手时有惊艳一击,但稳定性不高,力量不大。纳达尔的反手几乎不下于自己的正手,可以说纳达尔是目前的世界第一反手。网前:费95:80纳,纳达尔通常是在底线和对手对耗,很少上网。移动:费85:100纳,在张德培之后再也没见过移动如此之快的网球手了。
4、Djokovic:德约的技术特别在于其底线的杀伤力非常强大,正手和反手(双手)都是以强力性底线打法为主,发球由于背弓较前两位更好,所以更具有爆发力,落点的控制很不错。
5、接下来,讨论草地和硬地比赛。在这些场地的对决中,费德勒的技术优势略显明显。然而,费德勒的小拍面单反打法在某些情况下会吃亏于纳达尔的打法。整体而言,费德勒在这类场地上的表现仍略胜一筹。具体到不同时期的对决,可以发现,比赛结果呈现出不同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