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迪·穆雷是一位在网坛有着显著成绩的球员,他的大满贯及年终总决赛战绩分布如下:澳网:穆雷在2005年和2006年都未能进入第三轮,2007年进入第四轮,2008年首次进入决赛,虽然在决赛中失利,但随后在2009年和2010年都进入了四强,2011年和2012年更是两次获得亚军,直至2012年赢得了他的首个冠军头衔。
年终总决赛: 2008年为亚军,2009年和2010年进入四强,2011年未出线。在大师赛上,穆雷也有不俗表现,包括2012年辛辛那提大师赛的冠军和多场亚军荣誉。他的首个大满贯冠军是在2012年的美国网球公开赛,终结了76年英国人等待大满贯冠军的纪录。
年澳网决赛 安迪.穆雷 0:3 诺瓦克.德约科维奇 2012年温网决赛 安迪.穆雷 1:3 罗杰.费德勒 也就是说这个悲剧的英国小伙子,四次进入决赛全部失败,其中有三次都是被瑞士天王费德勒挡住,一次被塞尔维亚天才小德挡住。
至今为止,穆雷四次打进大满贯男单决赛,分别于2008年美国网球公开赛,2010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2012年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均负于费德勒,以及2011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负于德约科维奇。3岁在英国接触网球,14岁家人移居西班牙巴塞罗那,就读当地Schiller国际学校。2004年赢得美国网球公开赛少年组男单冠军。
然而,他在1981年法网、1982年和1983年连续四次在大满贯决赛中失利,直到1984年法网,他以3-2逆转战胜约翰·麦肯罗,才首次登上了大满贯的巅峰。在1984年以后,伦德尔开始统治网坛,他在1985年至1987年和1989年四年内共获得270周的ATP年终球王,这使他的排名位列历史第三。
伊万·伦德尔(Ivan Lendl,1960年3月7日-),前捷克斯洛伐克男子网球员,他是80年代最佳男子网球员,当代的红土王和硬地王。 他在80年代初期夺得多次ATP巡回赛单打冠军(首夺大满贯锦标前已夺得40项冠军),却连续4次在大满贯决赛中失利(1981年法网、1982年美网、1983年美网、1983年澳网)。
1、2009年法网,费德勒以3-0战胜索德林,首次在罗兰·加洛斯夺冠。1 2009年温网,费德勒以3-2战胜罗迪克,从而超越桑普拉斯成为网坛第一人。1 2010年澳网,费德勒以3-0战胜穆雷,赢得个人第16个大满贯冠军。1 2012年温网,费德勒以3-1战胜穆雷。
2、年澳网,当时费德勒的世界排名已经升至第二位。在连胜六场之后,费德勒与俄罗斯沙皇萨芬会师男单决赛。结果,费德勒直落三盘以7-6(3)、6-3和6-2取得比赛胜利,职业生涯首次获得澳网男单冠军,这也是费德勒职业生涯第二个大满贯男单冠军。澳网结束后,费德勒取代罗迪克职业生涯首次登上世界第一王位。
3、罗杰·费德勒在网球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的成就超越了诸多记录。他以17个大满贯冠军的辉煌成绩,超越了桑普拉斯的14冠,成为历史上大满贯冠军最多的男子选手,这一壮举发生在2003年的温布尔登和2006年的澳网之间。
1、专家以及名宿给出以下两点原因:在2012年法网进行时,费德勒的好友、14届大满贯得主桑普拉斯道出了其中的原因,他认为瑞士人在比赛中的心态波动是失利的主要原因。
2、总结来说,费德勒输给纳达尔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心态波动、比赛风格差异以及体能和力量上的不足。尽管费德勒在其他场地类型上表现出色,但在红土场上的失利依然成为他职业生涯中的一大挑战。
3、上以50比38领先于费德勒,这足以表明在这场比赛中年轻的小德更敢于搏杀和拼球。费德勒今天的发球环节也输给了小德,费德勒只在二发得分率上领先小德1个百分点,其他在一发成功率、一发得分率上以及 aces球 上都逊色于小德。
4、心态问题。全世界的人都说纳达尔是红土王,这个给了他莫大的信心。而费德勒总是在红土输给纳达尔,所以信心和心态上就有很大的压力。刚才说过了发球环节,那么其他的环节也是一样。尤其网前截击等需要冷静的判断。
年,费德勒拿到了11个单打冠军头衔,其中有两个大满贯冠军,四个大师系列赛冠军。2006年,费德勒在所参加的17项赛事中,惊人地16次杀入决赛,夺得12个冠军,其中3个为大满贯冠军,总战绩达到恐怖的92胜5负,远远超过麦肯罗创造的单赛季82胜3负的成绩。
罗杰·费德勒在网球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的成就超越了诸多记录。他以17个大满贯冠军的辉煌成绩,超越了桑普拉斯的14冠,成为历史上大满贯冠军最多的男子选手,这一壮举发生在2003年的温布尔登和2006年的澳网之间。
2009年法网,费德勒以3-0战胜索德林,首次在罗兰·加洛斯夺冠。1 2009年温网,费德勒以3-2战胜罗迪克,从而超越桑普拉斯成为网坛第一人。1 2010年澳网,费德勒以3-0战胜穆雷,赢得个人第16个大满贯冠军。1 2012年温网,费德勒以3-1战胜穆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