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值得一提的是,北京科技大学体育场于2002年4月正式启用,占地78441平方米,田径场已通过中国田径协会的认证,成为正式的比赛场地。
2、立于学校“文脉”上的建筑北京城有条中轴线,穿越天安门广场、故宫,向北直到奥林匹克公园。而在北京科技大学内同样有条中轴线,科大体育馆就位于这条中轴线上。
3、北京科技大学体育馆立于校园“文脉”之上,与整个校园浑然一体。体育馆四周围绕着几条校园林荫道,可以通向学校的每一个角落。体育馆利用自然通风采光和屋顶绿化,使室内外进行灵活交换、渗透,让阳光、绿树和清风来塑造清新健康的体育建筑。
4、北京科技大学体育馆坐落在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北京科技大学校园内 ,位于校园主轴线上,紧邻城市主干道北四环中路,交通便利。 北京科技大学体育馆承担第29届北京奥运会柔道、跆拳道比赛和第13届北京残奥会轮椅篮球、轮椅橄榄球四个比赛项目。场馆建筑面积24662平方米,观众坐席8012个。
5、奥运场馆在设计时都充分考虑了赛后利用的问题,北京科技大学体育馆也不例外。北科大副校长说,这个场馆是一个高校的体育馆,很多教学活动都要在里面进行,所以相比其他面向社会的场馆,它的利用率相对要高了很多。
6、北京科技大学的体育部作为学校体育教育和管理的核心部门,其职责涵盖体育教学、群体竞赛、运动训练以及体育科研等多个领域。部门由1名主任和2名副主任组成,下设包括两个教学研究室、群体教研室、竞训教研室、办公室和器材室在内的多个科室。
1、空气源热泵 采用智能造雪,控制最大出雪量,北京冬奥会雪上场馆提高造雪能源利用率,相对于传统造雪,智能化造雪有利于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及精准投放,可节省水资源消耗约20%。同时,采用移动式针对性造雪,补充不同赛区内不同区域用雪,减少用水浪费。
2、黑科技制冰 本届冬奥会首次采用清洁低碳的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二氧化碳是一种天然的绿色环保制冷剂,相较于传统的制冰技术,它不仅将能效提升30%,冰面温差可控制在0.5℃以内,制成的冰也更均匀平整,能满足不同比赛项目对冰面的要求。
3、绿色低碳:绿色奥运是此前北京奥运会的特色之一,而本届冬奥会也将绿色、低碳发挥到了新的高度。被称为“冰丝带”的国家速滑馆,也是冬奥会在北京市区唯一新建场馆。
4、北京2022年冬会主火炬是截至2022年奥林匹克运动会中最小的主火炬,体现了环保低碳理念。从氢燃料,到微火燃烧,以及主火炬台的雪花结构,在设计、储氢、供氢、燃烧技术等方面进行了多项创新。
5、年北京冬奥会优先采用了绿色建造技术,建设了一批绿色、低碳的冬奥场馆。优化设计、废旧材料回收利用、可再生能源使用等减少碳排放。所有新建室内场馆全部达到《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三星级标准。既有场馆通过节能改造达到《既有建筑绿色改造评价标准》二星级标准。
6、北京冬奥会火炬设计理念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主火炬搭乘一朵雪花,升起在鸟巢中央,体现了环保低碳理念。北京2022年冬奥会火炬象征冰火相约,激情飞扬,照亮冰雪,温暖世界;象征着不同文明交流互鉴,让世界更加相知相融的冬奥愿景。
总的来说,经过改造后的北京工人体育馆,不仅保留了历史的印记,更融入了现代的功能需求,成为了既能满足体育比赛,又能提供优良体验的多功能场所。
北京工人体育馆在经过全面改造后,不仅外观保持原有的特色,其内部功能得到了显著提升。馆内设施,包括通风、照明、机电和音响,均进行了现代化升级。观众体验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原有的座椅全部更换,增设了240个记者席、30多个贵宾席,还特别设置了40平方米的贵宾休息室,彰显了舒适的观赛环境。
改造后的场馆设施改造后的工人体育馆成为奥运会拳击主赛场,配有2个热身场,固定观众席12000座和临时座位1000个,满足国际赛事需求。总工程师刘丙宇透露,体育馆将成为2008年奥运会和残奥会的专用场地,特别是盲人柔道比赛的场地。
工人体育馆的奥运改扩建工程经历了从有到无、再从无到有的过程。除了屋盖、梁板柱结构承重构件、楼梯和部分保留内墙之外,其他部件全都拆除,再进行结构加固、重新安装机电管线、装饰装修,改造得非常彻底。改造后的工人体育馆限度地保留了原来的外观,并增加了很多人性化的功能,旧貌换了新颜。
改造最大限度的保留了原来的外观和结构,只是进行重新进行了清洗和粉饰,就连门上的镂空装饰都得以保留。即使是熟悉工人体育馆老人也不会感到陌生。工人体育馆外观上最大的变化来自窗户的更换。工人体育原来的窗户已经不能满足现代节能环保的要求,此次改建将全部更换为绿色环保的铝合金双层玻璃窗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