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源于费德勒在多哈复出前对他和德约科维奇比赛的评论。温布尔登费德勒输给德约科维奇,瞬间看到对手的表现。网友尖锐指出保守主义是要付出代价的。自古以来,很容易保卫国家。老费德勒在第一的位置太久了。当大满贯真的被超越的时候,也许一切都会放下。其实老费德勒也没什么损失。
2、第一是费德勒的年龄大了体力跟不上,第二是他的反手上旋球对于德约科维奇没有杀伤性了,德约是正手下抽型击球刚好球风克制所以打不过。
3、在2012年法网进行时,费德勒的好友、14届大满贯得主桑普拉斯道出了其中的原因,他认为瑞士人在比赛中的心态波动是失利的主要原因。美国网球杂志主编提格诺在2015年法网开赛前作出新的解读:纳达尔的蛮力打法对费德勒比较奏效,纳达尔更多是靠蛮力击垮对手,纳达尔在法网对费德勒五战全胜。
1、网球三巨头各自擅长不同类型的场地。费德勒在草地上表现出色,纳达尔在红土场上无人能敌,而德约科维奇在硬地场上取得了均衡的战绩。他们在大满贯赛事中的统治地位仍有待新星的挑战。
2、而德约科维奇虽然只比纳达尔晚一年出生,但他直到2008年才拿到自己的第一个大满贯冠军,那时他21岁。 当德约科维奇还在巡回赛苦苦挣扎时,纳达尔就已经能在大满贯赛事中向费德勒发起挑战了,并且在2005年到2008年法网四连冠。
3、比较三人获得大满贯的次数,费德勒20冠无疑是最好的,纳达尔17冠,德约科维奇15冠距离前二位二冠与五冠。如果以胜率评判,费德勒最接近1000胜胜率是最好的依据,德约科维奇与纳达尔与千胜最强,纳达尔23对15费德勒,纳达尔次之,费德勒最差。但是,这么对比是不合理的。
4、再说纳达尔。如果用汉语表达,绝对是网坛历史上最伟大的球员之一。像奶牛一样,纳豆也缔造了无数前无古人后难有来着的纪录,但鉴于年龄和身体原因,硬指标上追上费德勒的难度太大。个人认为,费德勒和纳达尔职业生涯最后一个大满贯冠军应该分别在温网和法网。
5、可是老费肯定是做不到了所今后人要是单看大满贯数,很可能小德会是第一,可是对一个几乎完整经历过三巨子年代的人,费德勒毫无疑问第一,纳达尔第二,小德第三也是毫无疑问的,否则你以为全球客场是浪得虚名?或许多年今后人们回忆起今日,会把费德勒跟乔丹并排,放在各自领域的神坛。
纳达尔,左撇子,大力上旋球,无视一切防守,正好克制费德勒的正手位,加上变态的跑动,真心牛逼,发球偶尔玩阴的,尤其是对上费德勒的时候。德约科维奇,技术全面,体能这两年变态,意志力提高了不止一个档次,他称霸网坛现在依赖的是那天下无双的接发球技术。啥角度都不是问题,相持对攻也比较好。
他的反手很有特点,削球技术很好。他的削球不是简单的过渡,而是结合正手进攻的必杀战术。他经常把球切到对方反手靠近球网的地方,把对手转移到中场。但是费德勒的力量还是不够,尤其是反手。如果对方反手很强,比如萨芬的,那么费德勒就很被动,和他们的反手明显是弱势一方,容易被压制。
德约科维奇:技术相当全面,也就是体能方面是一个问题,也是一直困扰他的问题,不过最近貌似练的不错。还有就是心态方面的问题,容易出现情绪波动。萨芬:可以说已经过巅峰期了,如同休伊特和费雷罗,曾经的世界第一,大满贯得主,如今都好像没什么状态了,排名也大幅下滑。
第3.德约科维奇Djokovic Novak(塞尔维亚)灵活的步法,稳定伪底线相持,出色的二发技术,德约科维奇的步法运用极为科学,在击球时,他在向前挥拍的同时,身体相应转体,此时,脚尖与手击球方向相一致。这样,轴心脚右脚留在了网球的后方,很好地保证了德约的动竹:衔接与击球的威力。
但是,它赢了,是因为它稳定的技术特性。后期擅长用柔。本地球速越快,就越容易被德国和乔丹利用形成反击。强大的防守能力密不透风,对手自己也有麻烦。太极剑法灵活,接力性强,反复无常。德约科维奇积累了很多钱。他已经赢得了14个大满贯,并密切关注费德勒和纳达尔。
正手不是暴力,但是击球瞬间爆发力太好,击球点和线路精度太高,负责进攻和杀伤;反手主管节奏变化(切削+前后场)和线路控制(大斜线、变直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