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武术散手要求“远踢、近打、贴身摔”,它的民族形式不是凝固的,也不能理解为“过去形式”、“历史形式”或“传统形式”。民族形式有鲜明的时代性,因此形式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变的、演进的。
2、力量训练。力量训练分为基本力量训练和专项力量训练两种。基本力量训练可溶于全面身休素质训练之中,它包括:跑步、球赛、举重、游泳、武术套路练习等。
3、散打基本训练最主要的是体能和力量训练、还有柔韧性、步法、拳法、腿法、摔法等。 训练需要的器具有:拳靶、脚靶、胸靶、沙袋、拳击手套和双人实战护具 体能训练需要:杠铃、哑铃。
4、速度 (2)力量 (3)耐力 (4)灵敏 (5)柔韧 基本技术训练:(1)攻、防训练:主要是使运动员在掌握基本技术的基础上,掌握攻、防的基本技能,在训练中使每个队员轮换进行攻或防的练习,初步运用所学的基本技术。
5、组织形式为二列横队,体操队形。学生通过散手热身操的练习,培养学生对散打运动的兴趣,提高身体协调能力,进一步热身,同时活跃课堂气氛,为柔韧性练习做好充分的准备。
6、重视心理素质的训练 在散手功力训练中,心理素质的训练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心理素质的训练,可以提高我们的心理素质和应对能力,从而更好地应对各种外界的攻击和挑战。
1、在地、市级(含地、市级)以上的散打比赛中,获各级别前三名者。 (五)三级武士(三级运动员): 在县级(含县级)以上套路比赛中获各单项前六名者; 在县级(含县级)以上散打比赛中,获各级别前六名者。
2、散打有9个级别(段位)分别为:初级阶段:一段(青鹰)、二段(银鹰)、三段(金鹰)。中级阶段:四段(青虎)、五段(银虎)、六段(金虎)。高级阶段:七段(青龙)、八段(银龙)、九段(金龙)。
3、等级如下:初级段:一段青鹰、二段银鹰、三段金鹰。中级段:四段青虎、五段银虎、六段金虎。高级段:七段青龙、八段银龙、九段金龙。
4、武术运动员技术等级:武术运动员技术等级分为六级:国际武英级(国际级运动健将)、武英级(运动健将)、一级武士(一级运动员)、二级武士(二级运动员)、三级武士(三级运动员)、武童(少年运动员)。
5、散打有的级别有4个,分别是初级、中级、高级和大师级。、初级:初学者阶段,主要学习基本动作、技术和战术。中级:掌握基本技术,开始学习进阶技术和战术,并开始进行比赛和实战训练。
6、散打共分九级:1~3是低段位,为青鹰,银鹰,金鹰;4~6是青虎,银虎,金虎;7~9是青龙,银龙,金龙。散打也叫散手,古时称之为相搏、手搏、技击等。简单而言就是两人徒手面对面地打斗。
每出现一次侵人犯规,警告一次。侵人犯规达3次,取消该场比赛规则。运动员故意伤人,取消比赛资格,所有成绩无效。运动员使用违禁药物,或局间休息时输氧,取消比赛资格,所有成绩无效。
每局比赛结束时,依据边裁判员的评判结果,判定每局胜负。一局比赛中,一方受重击被强制读秒侵人犯规除外2次,另一方为该局胜方。一局比赛中,一方2次下台,另一方为该局胜方。
在散打比赛中,只要运动员合理运用各种攻防招法,包括拳法、腿法、摔法均有可能得分,但在比赛中如果使用犯规动作,是要受到扣分惩罚的。比赛的输赢有两种情况:一是优势胜利,二是分数获胜(主要获胜手段为得点得分)。
一)循环赛 (二)淘汰赛 (三)复活赛 (四)每场比赛采用三局两胜制,每局净打2分钟,局间休息1分钟。
比赛有:循环赛、单败淘汰赛、双败淘汰赛。每场比赛采用三局两胜制,每局净打3分钟,每局之间休息1分钟。体重分级。(1)52公斤级〔52公斤以下(含52公斤)〕。(2)56公斤级〔52公斤以上--56公斤〕。
散打规则主要有以下几种:1,比赛时间。每场比赛的时间为3局,每局的时间为3分钟,局间休息时间为1分钟。2,比赛场地。比赛场地为标准武术比赛场地,通常搭建在室内体育馆内的擂台。3,比赛装备。
一)循环赛、单败淘汰赛、双败淘汰赛。(二)每场比赛采用三局两胜制,每局净打3分钟,局间休息1分钟。
1、是年龄的组别划分,一般是青年组,少年组,儿童组。具体的划分方法看参赛的规程有所不同。例如2022年《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年龄分组 (一)儿童组 儿童一组(6—8岁,每岁一个年龄组,相当于小学1—3年级)。
2、运动会的甲、乙、丙组意思是按照参赛人员不同的运动水平或年龄段,将参赛人员分别分为三个组。通常情况下,甲组为高中组,乙组为初中组,丙组为小学组。
3、在比赛中,甲组和乙组等是指将参赛人员按照不同的运动水平或年龄段分别分为不同的组别。甲组通常是最高的组别,乙组次之,丙组则是最低的组别。
4、甲、丙两组取得名次的不计入团体总分,只有乙组的才计入团体总分。